HIFI日记:开年第一测!HI-Player 全功能HIFI播放器音质测评
一、前言
这次测试的不再是硬件,而是基于苹果macOS的HIFI播放软件——HI-Player(后文简称HIP)。众所周知,提到PC HIFI圈,就必须讲讲HQPLAYER。长期以来,它一直被认为是音质最好、可选参数最多、售价最昂贵、UI最反人类的播放器。但奈何HIFI玩家群体一直能折腾,因此这些种种问题都在不断的被克服。而与别的传统音频播放软件有所区别,HQPlayer提供了大量的滤波,在不对音频波形进行改动的前提下,为玩家提供了微调听感的可能。
那这次测评的HI-Player的表现如何呢?它在音质上是否能满足挑剔的HIFI烧友?它在功能性上是否对比HQPlayer有所超越?而它的UI又是否更为人性化呢?带着这三个问题,BLOG主开始了本次测评。
二、测评的准备
本次测评的是由“张无忌”个人开发的HI-Player全功能音乐播放器。测试环境为Apple的Macbook Pro(2019)款,使用的是X86的Intel处理器。由于笔记本全都是type-c口,最终BLOG主是通过USB线接入一个海备思的HUB,然后再转接到DAC上。而参与对比的则是BLOG主的HIFI-PC直连DAC。具体的测评环境请看下表:
PC | Macbook | |
供电 | 安钛克 HCG650 | 电池供电 |
滤波 | 净乐司ATX滤波套件 主板+CPU+GPU | 海备思HUB(海备思USB线) |
电源线 | 黑神电源线 | / |
CPU/GPU | 7800X3D+3060TI | Intel Core i7 |
USB口 | 钜声 ELEMENT H 老虎鱼线电+卡达斯DC线 | 本机TYPE-C |
软件 | Win+HQPLAYER | MacOS+HI-Player |
USB线 | 线世界白金星7 | 线世界白金星7 |
PC系统:PC-USB-DAC
MAC系统:MACBOOK-USB-HUB-USB-DAC
必须强调的是,由于两个软件的滤波不一样,测评中HQPlayer是基于BLOG主自己的经验进行滤波选择,而HI-Player则是根据说明书中的推荐的进行逐个试听。是真的逐个试听!如果两个播放器有相似的滤波,也会专门进行比较。由于试听过程调整滤波次数非常多,因此无法一一记录。本篇测评文字主要记录的,是BLOG主认为能体现出两个软件特点的概括性论述,实际上由于滤波的复杂性,你基本上都可以找到一个接近自己理想风格的声音,只不过最适合你自己的风格不一定是播放器能呈现素质和音色最好的那个,所以下文仅以BLOG主主观认为,最能代表两个软件各自特点,最能反映两个软件最佳状态下的声音对比。
三、测评曲目/评分方式
曲目选择的是BLOG主平时常听的曲目,基本上是70%日系+30%大编制的听音取向,因此选曲会明显偏日系音乐。评分标准采用刘汉盛音响二十要简化而来,10分为满分,但最高一般只给到9分(超旗舰)。其中8分为评分项目出类拔萃(旗舰),7分为本项目优秀(中端),6分为能正常鉴赏(入门),5分为能正常聆听,低于5分不做评论。更详细的测评方案,请参考这里。
四、测试开始
项目 | PC/HQPlayer | Macbook/HI-Player |
音质/音色 | 8/10 | 7.5/10 |
三频/平衡 | 7.5/10 | 7.5/10 |
瞬态/动态 | 7.5/10 | 7.5/10 |
解析/细节 | 7.5/10 | 8/10 |
密度/重量感 | 8/10 | 8/10 |
透明感/空气感 | 7/10 | 6.5/10 |
声场/定位/空间感 | 7/10 | 7.5/10 |
个性/比例 | 7/10 | 7/10 |
总分 | 7.44/10 | 7.44/10 |
1、歌曲名:未竟,歌手名:秦勇/游戏科学/8082Audio,专辑名:《黑神话:悟空》游戏音乐精选集
现在未竟确实是经常出现在BLOG主的测评体系里面了,多说一句今年2024的B站跨年晚会,现场的未竟是真的巨好听。回到测评,HQPlayer和HI-Player呈现出了两种不同的声音质感。HI-Player更偏线条,顺滑、流畅,但是缺乏一些男声中沧桑嗓音的细节。而HQPlayer则非常适合表现这种迷人的中频细节,对嗓音、颤音、鼻音的表现更为醇熟老练。但如果我们将焦点从人声中挪开,会发现HI-Player的低频下潜、质感、形体都要比HQPlayer出色一点。即使BLOG主在PC上的HQPlayer反复调整滤波都没能达到Macbook下HI-Player提供的低频效果。总体来说,这种厚重男声的曲子,特别是强调嗓音细节、演唱技巧的录音,确实是HQPlayer的表现来的更细腻一些。而HI-Player呈现的优势区间应该是更偏下的声底,可以预料应该在钢琴、大提琴、鼓等乐器中表现更亮眼。
2、歌曲名:大火,歌手名:李佳薇,专辑名:感谢爱人
来到女声,HI-Player的线条感开始取得了一些优势,在不需要太过强调嗓音细节的前提下,HI-Player提供了非常丝滑的流畅性,没有任何毛躁感,中频质感跟BLOG主的CD机系统有些接近了,而高频和极高频方面,HQPlayer综合来说要比HI-Player亮一些,也要略微毛躁一些,而HI-Player则明显有一些打磨感。虽然在更换非女声推荐的滤波后,HI-Player也能有相对偏亮的表现,但是人声也相对变得粗糙了一些。如何取舍,就要看各位自己试听后进行决定了。
3、歌曲名:鼓诗,歌手名:阎学敏,专辑名:炎黄第一鼓
这首也是HIFI测试曲目的常客了,很多朋友其实不是很理解这首鼓诗该去如何鉴赏。或许BLOG主可以趁这个机会跟大家说说。《鼓诗》是国内著名打击乐演奏家闫学敏的代表作之一,其创作背景正是80年代国内打击乐创作僵化的时期。那时候闫学敏希望将传统的打击乐与现代的音乐理念相融合,突破国内创作的瓶颈,当然也有向世界展示中国鼓乐的心思。因此,他在这首鼓诗中,摒弃了一切歌词和伴奏乐器,融合了排鼓、大鼓、小鼓、板鼓、定音鼓等中西方不同的鼓,仅以鼓本身的“音色”和乐者的“节奏”和“力量”技巧来展现出鼓的美。这首被冠以“诗”之名的音乐,可谓是返璞归真,仅以鼓声就构成了一幅具有强烈叙事性和画面感的宏大场面。
回到测评中,为什么BLOG主要花那么多笔墨来介绍如何鉴赏,主要是因为这首歌可以认为是最能体现HI-Player能力的曲目之一。宽广的声场支撑起了黄沙漫天鼓声轰隆的绝美场景,而出色的解析和动态水平则让不同种类的鼓声层叠出富层次感的细致叙事、最后低频的饱满和下潜则体现出百鼓齐发时的磅礴的气势。当年采访和点评鼓诗的文章,曾经对这首歌点出了几个意境“中华文明的礼赞”、“自然与生命的敬畏”、“人生哲理的探寻”、“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BLOG主不清楚各位是否能真的能从这首曲子中听出如此宏大的命题,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这首曲子在过去的时间中,是承受住了这些赞美之词的。而HIFI说到底,不过就是为了这份感动,而花钱铺设的舞台而已。HI-Player作为播放的基石之一,BLOG主认为他已经具备了展现这一舞台的基本素质。
五、功能性/易用性
我们已经对比过两者的音质水平,基本上处于伯仲之间。概括点说,HQPlayer高频表现更出色、中频细节更多一些。而HI-Player则低频更厚重有力一些,声场也略微大一些。由于测评的环境并不一致,因此这个结论并不那么严谨,但也可以侧面看出,两个播放器的性能大致上是一致的。而在功能性上,两者都主打的是升频玩法,PCM-PCM、DSD-DSD、PCM-DSD、DSD-PCM等模式都是一应俱全,没有什么暗坑或者功能缺失,两者甚至在菜单的层级思路上都差不多。在流媒体传输方面,HQPlayer是自己做的NAA协议,当前已经被许多HIFI网播/数播所支持,而HI-Player则支持AirPlay、DLNA、SqueezeBox等通用协议,对于设备的兼容性较好。由于当前大部分HIFI网播/数播都基本上支持NAA了,所以虽然HI-Player支持的串流方式更多,但是聚焦到HIFI群体中其实优势并不明显。由于这次测试主要采用的是USB传输,因此两个软件做桥方面的测试,就不再展开了。
接着是可玩性,HQPlayer和HI-Player都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滤波调节选项,针对不同的升频也有不同的调教策略。对于还没有尝试HI-Player的玩家,不妨先看看这个说明书,感受软件提供的丰富功能。而值得说道的则是其对中文用户的友好。不像HQPlayer几乎没有提供滤波的说明(即使去外网查阅,也极少靠谱的滤波说明),而HI-Player则是BLOG主最喜欢的"喂到嘴里"的说明书,生怕你不知道每个滤波的区别。这独一份的用心程度,是HI-Player在易用性上超越HQPlayer的地方。
六、总结
BLOG主跟软件创作者沟通过,HI-Player并非简单的ffmpeg底层套壳,从底层播放到滤波和流媒体支持均为独立开发,从头开始写了一套专用的接口,相信这也是HI-Player能获得高音质回放,与HQPlayer同台竞技的原因之一。当前HI-Player的开发还比较早期(截止至2025年1月,大约开发周期为2年),因此在多平台覆盖上,与HQPlayer相比仍然有巨大的差距。截止至2025年元旦,HI-Player仅上线了MacOS平台,但是作者本人也表示正在积极推动Win/iOS等系统的研发,未来应该也会有类似HQPlayer embedded这样的封装系统供更为极致的HIFI玩家选择。
另外,根据创作者的介绍,HI-Player的性能开销非常低,不仅省电(没啥意义),而且对硬件的需求相比HQPlayer也要低不少。对于主打升频玩法的HQPlayer和HI-Player来说,BLOG主认为对音质的还是有比较正面的影响的。因为升频本身对CPU和GPU的开销要求就很大,而高主频、高温、散热、震动等,实际上对音质也有不可忽略的影响,这个在过去测评X86系统的数播中也有所体现,有些大佬甚至特意关闭超线程、锁定CPU工作频率、引入无风扇设计的铸铝机箱等来获得更好的音质(和售价),而实际上这也是部分主攻PC HIFI的厂商的主流调教思路之一。
最后需要说明的一点,可能就是双方的定价策略了。HQPlayer采用的是一次性授权的方式,当前售价为249美元,折合人民币1800元左右。在不购买HQPlayer授权的前提下,限制每次播放时长为30分钟。而HI-Player则是采用的是基础+订阅收费制度,15元解锁每次30分钟的播放限制,198元则是一年无限制的订阅费用。整体来看两者收费侧重各有不同,BLOG主就不评价好坏了。